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主办
English 登录
共同让道路交通更安全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详情
2022
03-18
行业动态
打印
在变革过程中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杨东援教授
同济大学原副校长 


一、时代变局要求正确认识未来
(一)城市交通是采用技术和政策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领域
城市交通是采用技术和政策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领域,城市交通不仅限于物理系统或者信息技术的领域,背后有很深的社会维度上的思考。城市交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这个领域的任务不是要解决物理系统运行效率问题,而是要采用技术和政策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跟公共政策密切相关的领域。
社会空间涉及综合交通系统的服务对象、任务目标依据、政策议程、服务市场管理、治理模式、资源配置等内容;物理空间维度则是基础设施网络、运输资源配置、系统运行管控等;信息空间维度其一是提供综合交通供需及运行状态的映像,提升管理和使用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提供物理系统能力的倍增器,借助智慧赋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C:UserslenovoDesktop\u65b0建文件夹\u65b0建文件夹\u65b0建文件夹 (287)\u56fe片3.png

图1社会空间、物理空间及信息空间的联系


(二)不能停留在过去——理解交通的使命
如何理解交通的使命?我们有非常辉煌的未来,有非常辉煌的过去,通过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把中国广大国土,这么复杂地形下的广大国土,资源非常不均匀的广大国土,联结在一起。而在这上边叠加的物流系统,叠加的运输服务系统,把整个中国整合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两个东西,一个是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供应链,另外有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交通网络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称为一种重整。
我们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阶段——连接:在地形复杂、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的国土上,建立了由14.8万公里的特高压输电网络,11.5万公里的天然气和原油管道,14.6万公里的铁路网,519.8万公里的公路网构成的连接网络。
我们正在推进的阶段——重组:将6个超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10个超5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77个超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体系,重组成为全球最为完整的产业链,以及世界人口1/5的超大规模市场,加之世界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所提供的人力资源,成为全球制造业集聚,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
我们将要步入的阶段——转型:在实现美好生活、共同富裕的同时,实现“双碳”目标,这要求在发展模式、生活方式、空间活动模式等方面实现转型;城市进入以人为中心的发展阶段,要求交通相应实现围绕“车”到以人为本的转变。
(三)发展逻辑转换引发的城市交通任务的变化
面向未来,我们在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期间,不能只停留在过去只满足于一种系统的连接,我们面临的是要转型。这个转型压力非常巨大,首先是“双碳”,“双碳”对中国是非常巨大的挑战。同时我们还有城市发展逻辑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发展逻辑的转换引发的城市交通任务的变化。例如:机会与服务的可获得性、公共街区综合交通规划、从“基于出行”到“基于生活”的技术方法、欧盟SUMP规划以及从工程及技术到体系化综合施策。理解过去中国城市发展的逻辑。以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为核心,一切围绕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展开。
(四)共同富裕及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双碳”战略
我国正处于能耗与GDP关系的上升阶段,城市绿色发展的系统性,要求节能减排增强以区域为主体的对策力度,我国的“双碳战略”需要在城镇化背景下加以贯彻,以区域为主体的对策体系将得到重视。


C:UserslenovoDesktop\u65b0建文件夹\u65b0建文件夹\u65b0建文件夹 (287)\u56fe片4.png

图1“双碳”背景下交通运输的任务领域


(五)城市交通需要深度思考
关于城市交通的深度思考应主要关注以下三方面:(1)城市交通是采用技术与政策解决社会问题;(2)城市交通必须通过体系化对策实现目标;(3)新技术的应用,必须伴随思维、管理的变革。
二、从智能到智慧是发展的必然
城市交通必须不忘初心,到底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不能由于技术的发展而忘了我们的初心是什么,城市交通必须用一种体系化的方式来应对。城市交通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伴随着思维的变革,伴随着整个管理体系的变革,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能不能从智能走向智慧。智能、智慧是一个非常容易混淆的词汇。为什么用智慧?智慧一定是有人在里边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人不全是丛属作用。智能交通在交通系统里边引入信息和控制技术产生的解决方案,停留在一个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里边。所谓的智慧交通需要采取技术和政策手段解决交通领域中综合性社会问题的,是一个人机混合系统。
(一)智能驾驶技术应用有待体系化支持
尽管单辆汽车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驾驶,但是在城市复杂场景下大规模应用,需要智能化道路的外部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需要一定程度上服务对象的普适。城市道路的适配,是一个艰巨任务过程。


C:UserslenovoDesktop\u65b0建文件夹\u65b0建文件夹\u65b0建文件夹 (287)\u56fe片5.png

图2城市道路适配


(二)“共同创新”的任务是构建智慧交通的架构
中国特大城市里边的车辆,80%的时间是停在那的,如何通过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形成市场客观信用体系,进而共享化,这也是一个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需要对未来的智慧交通系统架构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这个架构有三层关系,最里边一层是智能控制为核心,或者是现在讲的狭义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实现物理系统的控制作用。第二层是一个交通服务管控体系,包括智慧出行,包括各种,必须进行有效服务评估和管控。第三层要架构的是社会治理体系。实现这样一个系统必须要注意一件事情,这样一个系统的实施过程,是一个政府、企业加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绝对权利中心的控制过程。


C:UserslenovoDesktop\u65b0建文件夹\u65b0建文件夹\u65b0建文件夹 (287)\u56fe片6.png

图3智慧交通架构


三、技术治理是需要面对的课题
(一)“技术治理”的概念
技术治理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治理方式的规范化、技术化和标准化;其二是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智慧赋能参与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在交通领域新技术应用过程中,政府一方面通过技术标准制定、构建测试平台等方式,规范并促进技术的应用过程;另一方面则需要搭建相关技术环境,帮助各种类型企业深入了解本领域的需求和活动特点,增强技术研发的针对性和适配性。
(二)“共同创造”的概念
智慧交通的构建,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共同创造”过程。
共同创造过程中有很多角色:
(1)共同实施者:行为主体通过参与服务,形成过去由政府开展的实施活动的转移,例如清洁能源车辆的研发与推广;
(2)共同设计者:共同参与确定服务的内容和过程,例如共享单车等;
(3)发起者:主动制定具体服务的非政府行为主体,伴随城市交通服务市场细分,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多的创新服务发起者出现。
这样一种共同创造的过程如何进行协调,不是靠权力可以做的,而是靠沟通、靠共识、靠逐渐明确我们的价值观。里边有很多细化任务,车路协同场景系统性的梳理,场景很重要,但是场景如果连成串更为重要。在城市一串场景结合在一起,如果这种复杂性的波动很大,肯定对驾驶员来说自动驾驶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折磨。如何通过这种场景、功能、技术,在这三个维度里边分解任务,值得认真思考。



C:UserslenovoDesktop\u65b0建文件夹\u65b0建文件夹\u65b0建文件夹 (287)\u56fe片7.png

图4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场景的系统梳理


从本质上说,城市交通最基本的属性是公共政策属性,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同样不能置身事外;从检测交通流到检测车辆活动,从关注交通物理属性,到关注车辆使用这样的社会属性;我们需要一种在不侵犯个体隐私前提下,获得交通社会特征属性的方法,以支持与交通相关的社会利益调整。
仅仅工具先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间资源紧缺问题,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在有限空间制约下保障居民合理且多样化的机动化出行需求,完成从“车辆拥有权”到“车辆使用权”的转变,在公共交通+共享交通的基础上,探寻替代私家车出行的服务模式。
四、结束语——从行业思维走向优势思维
城市交通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必须充分利用技术发展所提供的机遇,引导社会实现空间活动模式的转型。这个领域对国家来讲,对社会来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我们不能仅限于行业思维,而是要走向一种因势思维。也就是说利用这个领域的变革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



C:UserslenovoDesktop\u65b0建文件夹\u65b0建文件夹\u65b0建文件夹 (287)\u56fe片8.png

图5技术应用的思维革命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