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场所(以下简称宣教场所)是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升交通安全文明素质的重要阵地和坚实物质基础,通过多年发展,在类型形式、科技应用和内容编排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方法。本文对我国交通安全宣教场所的发展演进过程进行阶段性划分,总结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宣教场所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一、宣教场所发展阶段划分
(一)初始阶段
2004年10月份,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下,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开始进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和家庭。作为“五进”活动开展的重要工作措施之一,以宣传栏、宣传橱窗、海报、挂图等为主的宣传设施与物料被广泛应用到宣教场所建设之中,服务区、加油站、公园和广场等空间也成为宣教场所建设的主要载体。2006年4月,“保护生命、平安出行”全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部署实施,设置挂图、海报和宣传栏等同样作为工作部署的主要形式与措施之一,并创新性地提出鼓励学校开设交通安全宣传教室,成为将交通安全融入生活的重要措施。同时,部分地方将车辆残骸巧妙应用到宣教场所之中,以车辆为蓝本的宣教设施开始各地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阶段中,已有部分地方开始建设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宣教基地),购置电视机、影碟机和桌椅板凳等设备,利用辖区内事故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并配备讲解员,组织不同群体参观学习。虽然建设仍较为原始和简单,但却是重要的尝试。
(二)提升阶段
2010年,为期三年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将多种形式开展文明交通知识教育、大力营造浓厚氛围列入重要工作措施之一。2011年,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中的“课题五—全民交通行为安全性提升综合技术及示范”(以下简称课题五)创新研发多项交通安全教育软件装备和提升驾驶人能力的新手段,为各地开展宣教基地建设提供范例展示与软硬件支撑。随后,一大批形式多样、功能齐全和独具地方特色的宣教基地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成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传播交通安全知识的重要场所,宣传教育工作获得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同时,宣教基地建设相关的政策规划、标准文件也发布实施。《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道路交通安全“十三五”规划》从时间、地点、功能、类型和数量等方面明确了宣教基地建设的方向、任务和要求。《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设施设置规范》(GA/T963—2011)、《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指南》(GA/T1263—2015)发布实施,宣教基地建设工作标准更加明确、方向更加清晰。
提升阶段是宣教场所整体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阶段。在本阶段中,稳定发展、全面铺开的宣教基地在宣教场所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渐成为主流形式。各地先后投入到宣教基地建设之中,并不断发展、完善和演化,呈现出一定的地方特色。如中山市交通安全宣教基地针对机动车、摩托车等不同车型设置模拟体验设施;安阳市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分别针对青少年和驾驶人群体设置交通安全青少年体验馆和交通安全驾驶员体验馆。
(三)发展阶段
宣教基地的出现使得宣教场所的发展登上了新的台阶,大量宣教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出现,与此同时部分短板和弊端也开始逐步显现。如泛娱乐化现象较为突出,忽视宣教基地教育功能的实现而过分注重刺激的感官体验和酷炫的声光电效果;“重建设、轻运营”,导致建而不用,出现荒废和闲置现象。为更好引导宣教基地的发展,一系列创新思路与举措应运而生并不断付诸实践,相关政策文件也为宣教场所的开拓创新提供了方向性指引。
2022年,《“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将宣教基地建设作为提升道路交通学习者安全文明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立足宣教基地的互动性、实践性和体验性本位,从强化融入、拓展功能等方面提出了基地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方向,并通过提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工程”的方式提供具体指引。在本阶段,具有实践性、沉浸感和交互性的VR技术作为主力军开始更加广泛地应用到宣教场所的建设之中。
同时,移动式宣教场所建设也推陈出新,迎来新的发展。2022年至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联合相关单位,以交通安全大篷车为载体,先后开展系列巡回宣传活动,充分运用体验营、直播课、宣讲培训和主题展演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教模式在不断行进中传播交通安全知识。大篷车相关巡回宣讲活动也带动全国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广泛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走村入寨,深入田间地头传递交通安全文明理念。
二、总体发展趋势
(一)建设思路与理念的不断优化。从最初的简易物料搭建到独立化、规模化和体验性的宣教基地,再到更注重教育效果实现的轻量化和融入性宣教基地,宣教场所的规模经历从小到大、从大到优的发展变化,建设思路和理念不断优化、升级,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更加厚实。到如今,“以人为本、实效为先、教育为主、突出体验”的宣教场所建设思路和理念正被广泛实践并不断发展。宣教场所在充分利用空间资源的基础上,更加契合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实现精准化宣传教育,发挥出独具特色的体验教育效能。
(二)场所类型趋于多样化和灵活化。在起初阶段,宣教场所的类型较为单一和简单,随着宣教基地的出现和发展,宣教场所的类型开始丰富多样,规模化的独立宣教基地成为各地建设的首选形式。其后,灵活融合学校、科普教育场所、社会休闲空间等多种场所的宣教基地开始不断涌现,并根据融入场所的特征发展出独特新颖的空间形式,宣教场所的类型不断丰富发展。
(三)受众区分不断细致与科学。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提升,分众化、精准化的传播理念逐步应用到各行各业之中。同样,精准化思维在宣传场所中的应用也不断深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精准宣教思维和意识体现在场所建设的各个环节,并且颗粒度和区分度不断细化。同时,随着我国社会情势的发展变迁,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面向典型受众的特征也在发生着变化。例如,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我国老年人参与交通的比例和机会不断上升,已有部分地方开始尝试建设老年人宣教场所。南宁交警支队在市老年大学、老年人活动中心成立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作为提升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
(四)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在整体发展演进过程中,宣教场所围绕“体验教育”核心,越来越注重体验设备和技术的应用,科技感不断提升,为学习者带来更加真实的体验感受。在宣教设备方面,涵盖多种出行方式的模拟驾驶设备,搭建高度还原的体验场景,通过交互体验、动手操作等形式,让学习者摆脱了单纯的文字阅读、视频观看,让交通安全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应用技术方面,VR技术的应用为宣教场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可根据教育的实际需求随时开发对应的模拟场景,配合操作手柄、头显和蛋椅等简易设备便可进行操作体验,教育场景和交互环节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多维成像技术、虚拟建模技术、动画游戏编程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采集处理技术等也广泛应用到宣教场所的模拟场景构建、内容多感官展示、体验环节设计开发和基础软硬件开发制作等不同环节。
(五)软硬件搭配更加紧密与均衡。硬件体验设备与技术的运用是宣教场所功能发挥的坚实基础,一直是各地建设工作中的重点。与此同时,宣教内容的编写、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等“软件”也逐渐得到宣教场所建设主体的关注和重视。宣教内容的编排更加符合学习者的特征,语态风格的选择更加灵活和精准,硬件设备与说明提示的巧妙搭配使得学习者的操作体验更加沉浸、更富实效。部分宣教场所在建成后能够灵活、组合运用宣教设备开展活动,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联动。管理软件系统也逐渐应用到宣教场所的日常管理之中,实现了教学资源的远程管理、场所运行的实时控制和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
三、未来发展建议
(一)丰富宣教场所建设的类型与形式。根据实际情况推广固定式、移动式等多种宣教场所的建设类型和应用场景,并采用针对性强和适配度高的建设方法。对于固定式宣讲场所,可在建设独立式场所的基础之上,充分实践“融入式”理念与方法,利用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校、公园、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等场所,保障人流和使用率,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吸引学习者参与,尽可能全面地覆盖不同的受众群体。从场所的规模来看,可应用“轻量化”的建设思维,以各类袖珍式、自助式等小型场所为主,在降低建设运营成本的同时实现宣教功能。移动式宣教场所具有流动性、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更加融入群众生活,在系列性或主题性的巡回宣教活动中,可以开发形式多样、应用场景广泛的宣教设备,根据各巡回地不同的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二)推进技术赋能的广度与深度。坚持以数字化、智能化宣传手段为基础,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场馆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与场馆各要素之间的融合互动。在技术应用方面,应当结合不同技术优势与宣教场所特点,重点围绕模拟场景构建、交互环节设计、场所管理系统等方面,综合确定应用策略和方式,达到系统化集成应用的效果。也可与相关力量合作,针对宣教场所的模块与功能共同研发新技术,进一步助推宣教场所效能发挥。
(三)充分发挥宣教场所的教育效能。教育功能是宣教场所的首要属性,建设中要避免出现过度追求娱乐化与刺激感,导致本末倒置。在保证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之下,应当进一步明确和坚持“体验教育”和“精准教育”两个重点。“体验教育”强调在宣教场所中通过动手操作、情景模拟等形式开展教育,并以此为基准引进技术、设备等,避免过多采用单纯听讲、文字图片展示和视频观看等方式,让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在“精准教育”方面,应当顺应整体趋势,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精准开展宣教,根据宣教工作的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典型宣教群体分类,并进一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方式确定不同群体的典型特征,以此为基础,按照“学习者特征-宣教内容匹配-宣教形式选取”的逻辑链条精准开展宣教匹配。
(四)做实做优宣教场所的运营维护环节。在未来的宣教场所发展之中,应通过多种方式做好运营维护环节,避免宣教场所建而不用、闲置荒废。通过招募志愿者、组织大学生社团等方式加强专业运营团队建设,做好宣教设备设计制作、教学活动策划组织和日常管理等环节,为宣教场所的正常有序运维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在场馆学习内容设计中通过融入恰当的游戏化元素,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提供适量的学习支架,进而鼓励学习者的协作式探究并赋予其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有效唤醒其探究意识和认知潜能,提高学习的效果。定期对宣教设备使用、活动组织开展等方面进行效果评估分析,为提升宣教场所的组织和策划水平提供支撑。(作者单位: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本文来自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场所规划设计方法和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01111190410000009001240701
本文刊发于《道路交通管理》杂志202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