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主办
English 登录
共同让道路交通更安全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详情
2024
10-08
交管动态
打印
专题|全方位守护学生安全之“道”
文|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朱建安、张翼飞

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以下简称“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学生交通安全工作,事关亿万家庭幸福,是建设教育强国、平安中国的应有之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交通安全工作,2021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并将“儿童与安全”作为专题首次列入了儿童发展的重要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中,其中重点提出要通过完善交通安全立法、提高儿童看护人看护能力、培养儿童养成良好交通行为习惯等措施,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儿童道路交通伤害。2023年9月,公安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学生交通安全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6)》(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部署开展了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提升、校园内部区域交通安全提升和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三大工程,旨在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和战略高度谋划学生交通安全治理工作,统筹推进提升学校周边和校园内部交通安全水平,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公安机关专业化指导作用,切实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管理责任,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守护学生交通安全的工作格局,为学生创造更加安全的学习和出行环境。




提升学生交通安全水平


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减轻事故伤害是守护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要目标。从近三年事故数据来看,我国学生交通安全风险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学生随着年龄增长交通安全风险显著增大。按照学龄前(3至5岁)、小学低年级(6至7岁)、小学中年级(8至9岁)、小学高年级(10至11岁)、初中(12至14岁)、高中(15至17岁)和18周岁来划分,各年龄段分别占学生事故伤害总量的2.2%、2.0%、2.3%、3.7%、26.0%、45.3%和18.5%,也就是说,近九成的交通事故伤害群体都是初、高中生和高中毕业生。二是学生未达法定年龄骑行交通安全风险最为突出。在学生肇事的车辆类型中,机动车肇事有88.0%是摩托车,非机动车肇事有86.9%是电动自行车,其中最主要的违法原因均为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机动车和未满16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三是学生假期和放学后交通安全风险明显增加。每年的5至8月、每周的周六日以及每日的16至20时是学生交通事故的高发时段,均是学生群体离开学校易集中出游和自由出行的时段。四是学生最大风险的交通出行方式按照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趋势变化,且增长起步期均早于法定年龄。不同年龄段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交通方式呈现较大差异,事故中步行的比例随着学生年龄增长而迅速降低;事故中驾驶摩托车和驾驶电动自行车的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迅速增大,其增长起步期分别是小学高年级和小学中年级,在高中和初中分别达到峰值;事故中骑行自行车的增长起步期是小学低年级,在小学高年级达到峰值。

2023年9月以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联动教育行政部门和辖区中小学校积极推进落实《行动计划》的各项部署,围绕完善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管理设施、优化周边道路交通组织,协助学校实施校内人车分离、规范校内车辆通行,并重点对校内人员、学生及教师开展系列交通安全培训教育、深化交通安全进校园系列主题活动等目标任务,持续完善学生交通安全管理的基础。总的来看,学生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力、专业指导力、示范引导力、帮扶督导力和社会倡导力都在不断增强,促进学生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同时,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围绕《行动计划》的部署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工作:针对《中小学与幼儿园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GA/T1215—2014)部分条文进行了深入研究,及时启动修订程序,目前已面向全国完成征求意见工作,尽快为全国公安交管部门科学设置校园周边交通设施提供依据。针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问题,编写发布了《中国儿童交通安全蓝皮书系列: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研究报告》,围绕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组织体系和方法体系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回答了“教什么”“谁来教”和“怎么教”三大核心问题。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疾控中心等单位联合开展西部地区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具包开发项目,探索西部地区中学生这一重要学生群体交通安全意识培育提升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路径。将分龄分层的教育理念融汇到“知危险会避险”全国交通安全开学体验课、全国交通安全“大篷车”巡回宣传活动当中,助力培养学生交通安全出行文明意识。



进一步夯实学生交通安全基础


《行动计划》对完善交通设施、优化交通组织、维护交通秩序、开展联合护学、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落实好《行动计划》的各项任务,紧紧抓住政策窗口期夯实学生交通安全基础,是下一阶段需要继续集中攻坚的方向。

持续加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治理能力,守护“平安上学路”。学校周边和学校门口是公安交管部门守护学生交通安全的主战场,部分学校门口学生接送集散空间狭小、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不达标等现象使得学生交通安全隐患十分突出,需要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将交通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才能把学校周边打造成安全放心路。一是完善交通设施,根据学校周边道路条件、交通特点,规范设置限速标志、人行横道线以及减速设施、隔离设施等,尽可能减少车辆、人员间相互干扰。在学校门口规范设置缓冲区以及阻车桩、隔离墩等防冲撞设施。二是优化交通组织,坚持精细化治理理念,“一校一策”制定交通组织优化方案,综合采取错峰上下学、上下学时段临时限行或单行、发展通学公交、定制公交、专用校车等措施,缓解上下学时段接送学生车辆集中通行和停放压力。同时要提高接送学生车辆通行效率,因地制宜在学校门口设置专用接送车道,引导接送学生车辆即停即走,快速疏散接送车辆。三是强化护学勤务,完善公安民辅警、学校安保人员、教职员工、家长志愿者和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的“护学岗”机制,严格落实“高峰勤务”制度,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维护。同时要加强校车、接送学生车辆源头和路面管理,严查超员超速、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防涉及学生的群死群伤事故。

持续提升校园内部区域交通安全专业水平,织密“校园安全网”。尽管校园内部道路不属于公安交管部门管辖范围,但部分学校还没有条件实施校园内部的人车分流,日常教职员工私家车、学校公务车辆以及服务保障车辆需要进出学校,校园内部交通安全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一方面指导做好人车分离,公安交管部门通过专业优势,指导学校合理规划学校出入口和校园内部功能分区设置,将学校步行出入口与机动车出入口、校园步行通道与车行道路、学生活动区域与停车区域实现空间或时间上的分离,有条件的可将教职员工车辆停在校外,从源头杜绝车辆碰撞学生。另一方面引导提升安全意识,公安交管部门进校园不仅只是针对学生,同样要针对教职员工、服务保障人员的交通安全培训,强化起步观察、慢行礼让、风险防范等安全意识培养。




持续构建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培育“文明新生代”。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行为习惯不仅直接关乎现在,也决定了我国十年、二十年后乃至更远时期的交通文明程度。当前,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内容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教育主体和教育方法尚未有效确立、交通安全教育的路径目前还有待探索,2022年,公安部发布《少年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文明教育指南》(GA/T1983—2022),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提供了总体原则和内容纲要,开启了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规范化的新进程。在此基础上,首先,要完善教育内容体系设计,基于学生交通事故特征和不同年龄学生在身高体型、出行特征、行为举止、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构建分龄分层的“风险—规则—文明”教育内容体系。第一阶段了解识别各场景下交通安全的风险所在,不断培养识险意识和避险能力,在“知危险、会避险”中学会保护自己;第二阶段学习与自己出行特征密切相关的交通规则、知识要点以及原理,进一步培养交通规则意识,通过“知规则、守规则”来规范自己具体的交通行为;第三阶段以交通安全教育为切入点,将交通行为纳入学生文明素质提升的范畴,通过规范交通行为来培育学生对于文明的理解,感悟“文明交通、你我同行”的价值导向和内涵要义,从而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链条。其次,要建立有效教育主体。国务院安委办于2022年印发的《“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幼儿园、学校“主阵地”作用,创新体验式、活动式、交互式等教育方式。2023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强调在学生教育工作中政府、学校、家庭实施协同育人的重要性。随着交通安全教育逐渐体系化、正规化,各方教育主体在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中的职责也越发清晰,公安交管部门和学校、家庭三方在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的联动关系也愈加明确。在“警—校—家”交通安全教育协同育人模式中,公安交管部门要提供基础保障,以确保在专业知识内容的供给、培养师资队伍、优化校园交通安全主题活动、拓展教育方式上能够为学校提供精准支持。学校则是要在公安交管部门的支持下,与交警共同协同做好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的组织和实施,通过组建学校交通安全工作领导机构与教师团队、协同研判本校交通安全风险、建立师资队伍培训方案、交通安全主题课程及教学资源开发、优化交通安全进校园主题活动等方式,并联动监护人的辅助教育和示范作用,强化学校交通安全教育主阵地的核心地位。再次,要依托生命安全教育有效融入义务教育序列。要以生命安全教育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将交通安全教育融入各类学科课、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课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成为校园日常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此外,还要编制学生交通安全系列读物读本及教材、教师手册,并通过全国性的交通安全教育网络平台分享优秀教学案例和课件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交通安全教育教学资源池,持续推动形成系统、全面、生动、鲜活的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格局,为培育未来新时代高素质交通参与者、夯实文明交通社会根基建立坚实的教育基石。



本文刊发于《道路交通管理》杂志2024年第9期


点击“订阅杂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