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主办
English 登录
共同让道路交通更安全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详情
2024
07-08
交管动态
打印
访谈|奋力书写让群众满意的“平安答卷”——访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姜大为
文|本刊记者 李佳芯 通讯员 贾杰 陆俊彪 图|崇明交警提供

上海市崇明区位于长江入海口,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这里正在加快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是上海这座繁华大都市的“后花园”。随着人、车、路的快速发展,崇明区道路交通状况变得日益复杂。近两年来,随着一个个交通管理难题的疏解,一项项服务举措的实施,当地群众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背后凝聚着崇明交警的忠诚担当、辛勤付出。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姜大为。




本刊记者:当前,崇明区道路交通安全整体形势如何?存在哪些风险与挑战?


姜大为:道路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关。据统计,崇明区现有总人口66万人,机动车保有量为21.7万辆、驾驶人数量为25万人,道路总里程达3181.01公里。全区国省干道里程114.16公里,其中,G40沪陕高速公路崇明段47.36公里、陈海公路66.8公里。当前崇明区道路交通安全整体形势平稳,但也存在一些风险与挑战。全区乡村道路占公路总里程70%以上,同时崇明三岛现有大小河1.6万余条,占整个上海水域面积的60%以上,因道路交织、水网密布而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治理难度在全市范围内较为突出。全区总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群体占比近50%,且老年群体交通安全意识相对薄弱,一直以来也是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

G40沪陕高速公路作为进出崇明的唯一陆路通道,也是整个苏北地区前往上海市的两条重要陆路通道之一,由于两地之间尚未开通铁路,每逢节假日在沪的苏北籍市民返乡探亲势必通过高速公路往返。自2011年底崇启大桥建成通车以来,节假日期间,G40沪陕高速公路长江隧桥段交通流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近六成流量为过境往返苏北和本市。据分析,通行瓶颈在长江隧道,因长江隧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3600辆/小时,按24小时满负荷运行可通行86000余辆次,而目前节假日期间单日最高流量已超8万,道路通行超饱和,且无条件分流疏导,加之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出行时段高度集中,引起交通事故频发,尤其是隧道内的事故加重了车辆缓行拥堵。同时,随着未来几年北沿江高铁与轨交崇明线的建设,周边配套路网也将同步规划建设,这都将成为新的交通管理需求增长点。


本刊记者:面对G40沪陕高速公路长江隧桥段“逢节必堵”的严峻考验,崇明交警在疏堵保畅方面有何“良方”?


姜大为:崇明交警总结了历次G40沪陕高速公路长江隧桥段节假日排堵保畅经验,形成了节假日常态长效管控措施,确保广大群众在节假日能够顺利安全出行。

为进一步强化组织指挥,在G40沪陕高速公路长江隧桥运管中心设立由交警总队、浦东交警、崇明交警以及牵引施救、高速公路管理方等多单位参与的现场联合指挥部,对G40沪陕高速公路长江隧桥段开展不间断视频巡逻,在依据流量情况视情采取管控措施的同时,第一时间指令民警及清障施救车辆现场处置事故和抛锚事件。严格落实节假日交通安保勤务部署,明确职责、量化任务、责任到人。在事故快处方面,崇明交警协调本区车辆牵引施救单位在长兴岛服务区等重要点位投放施救车辆,确保第一时间完成事故车辆、抛锚车辆牵离。在节假日、周末等返程高峰,在G40沪陕高速公路长江隧桥段下行线(往上海市区方向)长兴服务区出口处,采取分段控流措施,根据流量情况动态控制进入隧道的车流量,确保隧道内车流通行状况保持安全有序,防止因隧道内车流量超饱和造成事故而加剧拥堵,整体提升桥隧的通行效率。在交通秩序管理方面,崇明交警持续强化交通违法整治不放松,重拳整治酒驾醉驾、客车超员、货车超载、超速行驶等易致祸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加强警用无人机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路面执法效率,为以往的执法难点提供执法依据,与地面警力形成“空地联动”全方位立体执法,确保G40沪陕高速公路长江隧桥段沿线保持良好的交通秩序。此外,在强化宣传引导方面,崇明交警依托警民直通车上海、警秀崇明“两微一抖”和“崇明交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节假日出行提示,利用驾驶人短信平台发布出行短信提示,利用电子情报板发布拥堵预警,主动联系各大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开展交通安全相关新闻宣传报道,引导群众安全有序出行。




本刊记者:农村道路因自然条件及经济因素制约,交通安全隐患突出,为保障农村群众出行安全,崇明交警采取了哪些措施?


姜大为:针对崇明农村道路、临水临河道路总量多、里程长的特点,崇明交警秉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理念,坚持抓早抓小,确保在最早时间,从最低层级,用最小成本,为群众争取最大安全效益。

由于崇明隐患风险点多且分散,若全线铺开,效果无疑将大打折扣。对此,崇明交警按照“轻重缓急、急用先上”原则,首先解决高风险隐患路段,再“以点带线、由高到低”,边排查、边整改其他风险路段,计划通过三年时间逐步提升崇明区交通安全防护等级,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一方面,会同区交通委于2022年5月制定《崇明区临水临河道路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各乡镇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乡村振兴等工作,强化隐患排查,制定整改计划,2023年至2024年一季度落实整改156条高风险临水临河隐患道路。另一方面,在上海市道路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指导下,崇明交警扎实推进区交安委实体化运作,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向相关责任单位发函提示,形成滚动排查治理机制,有力推动区交通委等责任单位及各乡镇对照隐患清单,确保高风险隐患点位及时动态清零。

为照亮农村群众平安回家路,崇明交警开展“三亮工程”,即点亮路口、点亮路段、点亮车尾。崇明农村道路支小路口多,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点亮路口”,即每季度在全区18个乡镇54个路口推广安装“路口哨兵”。当行人或车辆经过装有“路口哨兵”的路口时,系统通过发光文字交替闪烁、爆闪警示灯等方式,为驾驶人及时准确判断、提前减速避让,提供实时动态的路况信息提示,消除事故安全隐患。“点亮路段”,即在江民公路等8条里程长、无照明、路幅窄但车流量较大的道路安装反光道钉,对夜间出行起到警示作用。“点亮车尾”,即开展“看得见才安全”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设计制作“一盔一带安全常在”电动自行车反光宣传标识,并向快递、外卖人员及骑行电动自行车人员发放,鼓励群众将反光标识贴在电动自行车车尾和安全头盔后面,提升群众骑乘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系数。


本刊记者: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持续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方面,崇明交警有哪些好的做法?


姜大为:“发生在身边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明显减少,老人、孩子的出行安全得到了保障,主干道和农村道路上的一系列管理创新让转弯车速慢了下来,行人安全显著提升。”这是近两年来当地群众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最直观的感受。可以说,所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崇明全体民警、辅警的辛勤付出。“没有一滴汗是白流的,没有一段路是白走的。”这句话形容交警工作恰如其分,我们必须扑下身子去扎根在马路上。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持续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我认为,崇明交警在日常执法工作中,需坚持做到两点:一是态度理性平和,二是不放过任何一个释放善意的机会。

崇明农村留守儿童、独居老人较多,中小学生骑电动自行车以及老年代步车违法行为成为摆在崇明交警面前的难题。部分民警可能存在不敢执法、不善于执法的问题,但视而不见、有意逃避是对群众出行安全不负责任的做法。对此,崇明交警一方面和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合作。如在校门口附近发现骑电动自行车的中小学生后,不是采取处罚措施,而是将车辆和学生交给学校老师进行教育,既解决了校园附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也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另一方面,主动引导全社会支持配合交警查处老年代步车违法行为,与各个村、镇建立日常联络机制,在查获老年代步车后,通知所属村镇开展说服工作;同时,交警现场联系老人子女,告知情况,争取执法行动得到家庭支持。最后,交警送老人安全回家,把老人交给亲属或者村委会。这样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许多老人的子女纷纷表示支持交警工作。截至目前,崇明区未发生一起因查处老年代步车违法行为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本文刊发于《道路交通管理》杂志2024年第6期


点击“订阅杂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