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主办
English 登录
共同让道路交通更安全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详情
2024
05-13
交管动态
打印
专题|推进公安交管工作现代化 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
文|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戴帅

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以赴防事故、保安全,坚定不移推改革、促发展,持续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安交通管理是全国公安机关重要的执法和服务部门,也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新质公安战斗力内涵要义的基础上,分析公安交通管理已经具备较好基础,最后提出提升公安交管战斗力的路径与建议。



准确把握新质公安战斗力内涵


随着时代发展,公安工作现代化要求新质公安战斗力必须与新质生产力相结合。新质公安战斗力可诠释为在“专业+机制+大数据”三位一体的新型警务模式中孕育而生的战斗力,是专业能力提升、工作机制创新和大数据深度应用的系统工程。对于公安交通管理而言,其核心在于通过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实现交通组织管控能力、精准指挥调度能力、事故预防处置能力和社会服务保障能力的深度融合。

“专业”体现职业精神和能力本领,是新质战斗力形成的基础。新质公安战斗力的构建离不开专业队伍和专业人才的支持。交警作为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发展、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专业化队伍和重要力量,首先应体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线多面广,具有极强的复杂性、系统性,呈现出显著的跨学科交叉特点,专业人才的能力本领不仅覆盖交通(道路、车辆工程)、法律法规、科技、经济、环境、社会心理学、应急管理等多个专业的知识与实践,还包括执法能力、科技应用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从而为公安新质战斗力的形成提供坚实专业支撑。

“机制”突出警务模式升级和创新,是新质战斗力转化的核心。以“情指行”一体化为主体的警务模式机制创新,是对传统交通管理警务方式的改革与优化,旨在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于公安交通管理的新变化、新要求,通过构建情报主导、快速响应、精准施策、高效服务的新型警务模式,提高警务资源配置效率,激发一线交警工作的活力和创造力,提升警务服务质量和执法公正性,推动警务工作从粗放式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变,从而催生出新的战斗力。警务机制的创新保障了公安新质战斗力的有效发挥和持续提升,通过完善工作流程、建立闭环评估反馈等,科学监测警务效能,及时调整策略,确保新质战斗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大数据”重在科技信息化赋能,是新质战斗力提升的重要引擎。大数据在公安交通管理领域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科技信息化的赋能价值和战略意义,为公安交通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准研判和智能决策能力。通过深度挖掘和整合全国交管“四大核心平台”的海量数据,与跨部门、跨行业的多源数据进行有效交叉验证,能够精准把握道路交通运行的内在态势规律,锁定高风险车辆和重点违法行为,预测预警路面风险隐患,为交通组织管控、指挥调度决策、精准执法服务等核心业务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尤其是面对交警队伍警力不足、年龄老化的现实,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向大数据要战斗力,可以缓解传统“汗水勤务”不能满足繁重任务的问题,助力实现交管警务机制的现代化,有力驱动了公安交管工作的效能跃升和战斗力升级。



驱动智慧交管实战内核


公安新质战斗力的构筑和提升,并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展开。通过多年不懈努力,适应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发展,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已形成以智慧交管为代表的新质战斗力内核,在法规制度体系、科技信息化基础建设、科技应用赋能、交管警务实战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提升,道路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初步形成。

公安交通管理法规制度成体系、有保障。目前,我国公安交通管理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核心,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及其他相关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为主体,以国家、行业、地方等技术标准体系为支撑,共同构成了层次分明、内容全面、逻辑严密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些法律文件覆盖了道路交通通行规则、车辆与驾驶人管理、道路设施、事故处理、法律责任等各个领域,为交通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科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规模、有联动。目前,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已初步建成强大计算能力、海量数据资源、高度共享融合、智能应用服务、警务运行支撑和严密安全保障的“六大体系”基础框架。部级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拥有丰富的存储容量和CPU计算能力,为核心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存储资源和计算服务。全国各地交管部门也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平台建设,形成强大的计算能力网络,持续狠抓道路监控设备联网接入和运维管理,共联网设备200多万套,累计汇聚车辆通行数据上万亿条,为交通态势感知、车辆精准查缉、重点违法打击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同时,大数据基础资源池还汇聚各类交管基础数据、业务数据、日志数据,以及机动车保险、气象等跨部门、跨行业共享数据,为大数据挖掘融合和实战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以“大数据”为代表的科技应用重赋能、有实效。全国交警系统围绕交管工作的卡点瓶颈,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积极开展应用探索,逐步找到了解决难点问题的直观手段、解决痛点问题的有效途径,使得交通管理工作更精准、更高效、可评估。如在隐患排查方面,全国推广应用重点运输企业风险画像模型,每月生成20多万家重点运输企业画像,为人、车、企源头管理提供有力抓手,有效实现对风险隐患和异常业务的科学评估、智能预警、精准推送;在打击违法方面,依托集成指挥平台,全面分析联网感知数据,构建大数据研判布控—情报引导勤务—智能预警查处的闭环工作机制,通过下发布控线索,各地现场拦截处置违法行为,有效提升用警效率和执法效能;在服务民生方面,广泛运用跨部门、跨行业数据联网核查,推进交管业务信息电子化,推动实现线上办、异地办、“一证通办”,减免提供证明材料10多项。建设全国电子驾驶证、电子检验合格标志证照库,实现检验合格标志和驾驶证电子化,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大数据智能化带来的红利。

公安交通管理警务实战成常态、有创新。“情指行”一体化是公安交通管理现代警务工作的重要模式,通过情报信息主导、指挥调度精准、行动执行高效的一体化运作机制,全面提升警务工作效能。如根据情报分析结果和实时交通状况,精准调度警力资源,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根据交通流量预测结果,调整信号灯配时,部署临时交通疏导岗;根据交通事故报警信息,快速调度附近警力前往现场处置。以情报引导实战,失驾、毒驾、车辆套牌等过去难以查处的隐性违法行为也将无处遁形,如部分省际间大数据协作机制,及时预警长途车辆疲劳驾驶、超员等线索,动态实施精准布控查缉。通过“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简化流程,实现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具体到实战单元,切实提高交通管理工作水平。



锤炼素质过硬公安交管铁军


面对日益增长的道路交通管理要素和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交通需求,全面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就是要将公安交管工作深度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人为本、系统思维,构建大数据时代实战化应用体系,锤炼一支素质过硬、技术精湛的公安铁军,实现“管理与服务一体、法治与科技一体、基础与创新一体、队伍建设与专业建设一体”四个方面的高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管理与服务一体。道路交通执法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双重职能,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职责与使命的统一。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既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和秩序,又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提供高效便捷的高质量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执法体系和标准,强化执法监督,确保公正公平执法。同时,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引导,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提升公众交通安全意识,形成警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实现管理效能与服务质量的同步提升。

法治与科技一体。在法治框架下,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赋能公安交管工作,是构筑新质公安战斗力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坚持依法行政,根据新技术条件下的交通管理需求,适时优化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执法公正、公平、公开,提升执法公信力。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对于法治的科技支撑,将具体的法治需求拆分为一个个具体可供科技支撑的要点,逐个突破。针对互联网、视频监控、电子警察、智能网联等多源数据“多而不统,统而不通”“数据大而非大数据”问题,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各类交通数据的汇集、清洗、分析和共享,确保数据的质量、准确性和一致性。培养法治思维和数据思维,发挥数据价值,深入探索AI在交通执法、交通组织优化、驾驶人考试题目、事故责任认定方面的应用,为交通管理法治提供技术保障,共同提升公安交管实战能力。

守正与创新一体。在AI、物联网、大数据、大模型技术日益快速革新的今天,交通管理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仍然是构成智慧交通感知层的重要基础。交通管理智能化依赖于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视频监控、激光毫米波雷达等基础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不仅要关注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更要强调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耐用性,确保在各种复杂环境中都能持续、准确地采集、传输数据,为智能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强化守正就是不唯技术“高大上”,而要解决问题“实细深”,聚焦基层执法管理和服务的难点、痛点,研发一批好用、管用、实用的大数据“利器”,探索破冰的创新思路和技术手段。

队伍建设与警务机制一体。新质公安战斗力的提升最终还是由警察队伍来实现,人才队伍建设、专业能力培养以及警务机制建设是新质公安战斗力提升的根本。要注重跨领域、跨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一支既懂公安交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专业队伍,以满足智慧交通在规划设计、技术研发、运营维护等方面的需求,推动智慧交通技术创新和落地应用。探索建立大数据支撑的警务机制,通过对交通流量、违法、事故的时空规律分析,科学部署、动态调整有限的警力资源,实现警力随着警情走,推动勤务模式从“人海战术”转变为“精准制导”。深化交通安全风险画像和分级评价机制,强化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源头治理,推动事故预防从“被动兜底”转变为“主动出击”。开展交通安全数据跨路网融合分析、跨区域共享应用,实现大交通流、恶劣天气、突发交通事件、重点车辆跨区域通行等情况下的高地联动、区域协同管控,推动勤务模式从“单点作战”转变为“联勤联动”。


本文刊发于《道路交通管理》杂志2024年第4期


点击“订阅杂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