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19年11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抓手,担负着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探索路径、积累经验、示范引领的重要任务。2022年9月,为科学规范做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试点工作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中的突破、带动、示范作用,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截至2022年11月,交通运输部共批复了三批次、71家试点组织单位报送的78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文件(含增补)。
对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领域》等文件要求,课题组对已经公开的68家试点组织单位的75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要点文件(含增补)进行了系统归纳,对所有试点任务内容所属的交通强国建设任务、试点领域、运输方式、实施单位类型等关键属性特征进行了解构整理,在此基础上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特征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的全样本解构结论,并提出推进和完善试点工作的参考建议。
一、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整体情况
交通运输部批复的三批次、75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含增补)意见中,共涉及68家试点组织单位、335项试点任务、912项具体试点内容、430家试点实施单位。
75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意见中,第三批共批复试点文件41份,占比为55%,包括7份增补的试点批复。68家试点组织单位中,共有省级政府部门30家、部属机构和企事业单位11家、地市级政府部门5家、国有企业10家、非国有企业2家,另外还有10家科研院所及高校。430家具体实施单位中,数量最多的为省级、部属单位、地市级、县区级等各级政府部门,占比为51%,一些重点区域的区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承担了重要的试点任务,如浙江省嘉善县交通运输局承担3项试点内容;其次是企业(40%)和科研院所及高校(7%),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铁路系统单位以及福建省通用航空行业协会、浙江省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协会等5家地方行业协会也积极承担了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
图1试点组织单位分布情况
图2具体实施单位分布情况
《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分地区、分主题、分批次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本研究针对335项试点任务、912项具体试点内容和430家具体实施单位,对其关键属性进行了划分。
二、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分布情况
(一)从交通强国建设9大任务类型看,“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位居首位。
图3“交通强国建设9大任务”试点内容分布情况
依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部署的9大任务体系,按照每一项试点任务具体内容的核心要义,将其归纳为9大任务体系之一。例如,“交通强国建设河南省试点任务要点”中的“内陆型多式联运建设”试点任务,归纳为9大任务体系中的“运输服务便捷舒适、经济高效”。
根据对三批试点任务的解构分析,“9大强国建设任务”中,“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相关任务高居首位,占全部试点内容的25%,凸显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现代化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性。“科技创新富有活力、智慧引领”和“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相关任务出现频次位列二、三位,也反映出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的发展思路转变。相对而言,“开放合作面向全球、互利共赢”和“人才队伍精良专业、创新奉献”相关任务布局较少,尤其是人才队伍建设主题需要更加重视和强化(见图3)。
分批次来看:第一批试点更突出“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多涉及管理领域;第二、三批试点更突出“科技创新富有活力、智慧引领”,多涉及技术领域。按试点单位类型划分,“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和“科技创新富有活力、智慧引领”均位列省级政府部门、地市级政府部门和部属单位试点任务分布的前三位;此外,省级和地市级政府部门还侧重“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相关任务,部属单位多侧重“安全保障完善可靠、反应快速”相关任务。
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均重点聚焦“科技创新富有活力、智慧引领”与“交通装备先进适用、完备可控”相关任务。不同之处在于,国有企业相对更关注“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立体互联”,而科研院所及高校则偏重人才队伍“精良专业、创新奉献”,非国有企业主要关注“运输服务便捷舒适、经济高效”。
(二)从4大任务领域看,“一流管理”和“一流技术”更受关注。
依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强国建设将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等4个领域的一流目标,按照每一项试点任务的核心要义,将其归纳为4大任务领域之一。例如,“交通强国建设辽宁省试点任务要点”中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试点任务,被归纳为4大任务领域中的“设施”领域。
根据对三批试点任务的解构分析,“4大任务领域”中:“一流技术”和“一流管理”领域的试点任务较多,分别为291项和265项,科技创新、制度改革是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布局的两大重点;“一流设施”仍然受到高度重视,相关试点内容达到215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高质量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一流服务”领域试点任务相对较少,为141项。
从行政区划来看,所有试点组织单位的任务内容均涉及“一流设施”领域,“一流服务”领域内容相对偏少,占比均在50%以下。新疆、青海、重庆、甘肃等省份“一流设施”领域的试点内容占比超过了50%,重点聚焦国际枢纽、交旅融合方面;天津是唯一一个“一流技术”领域试点内容占比超过50%的试点组织单位;宁夏、湖南、湖北、辽宁、贵州等省份“一流管理”试点内容的占比超过50%。
分批次看,第一批试点任务更加关注“一流管理”和“一流设施”领域,第二批和第三批试点任务则更聚焦于“一流技术”领域。
(三)从22类试点任务类型看,“智能交通”遥遥领先。
依据《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领域》,交通强国试点任务申报共分为22项具体类型,按照每一项试点任务的核心要义,将其归纳为22类试点任务之一。例如,“交通强国建设甘肃省试点任务要点”中的“大敦煌交旅融合发展”试点任务,归纳为22类试点任务中的“交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任务。
根据对三批试点任务的解构分析,“22类试点任务”中:“智能交通”受到高度重视,相关试点内容被提及次数最多,试点单位覆盖面最广,已批复文件的68家试点组织单位中有53家单位提出了智能交通试点建设任务。此外,前五大类试点任务中,着重关注科技创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融合发展特征非常明显。
按照智能交通涉及的运输方式划分,公路交通占比最大,新基建、智慧高速公路等领域成为热点,其次是水运智能化。此外,智能交通与城市交通关联性较高,有27%的智能交通试点内容与城市交通相关,高于平均水平,主要应用领域为智慧公交和城市交通大数据平台等方面。
从试点实施单位性质来看,省级政府部门、部属单位和地市级政府部门均对交通运输制度体系创新、智能交通和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比较关注。除此之外,省级政府部门覆盖了全部22类任务,且除智能交通外,更加注重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部属单位和地市级政府部门除智能交通外,更加关注交通运输制度体系创新,部属单位还对科技兴安有所侧重。尤其是增补的7份批复文件,有4项与货物运输安全密切相关。
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及高校主要关注智能交通和技术研发与装备升级。此外,国有企业还重点关注了现代物流和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科研院所及高校则聚焦了现代化人才培育,非国有企业主要关注现代物流相关试点内容。
(四)从涉及的主要运输方式类型看,“综合交通”占比近半。
针对每一项试点任务的核心要义,原则上按综合交通、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5种运输方式类型进行归纳。例如,“交通强国建设浙江省试点任务要点”中的“构筑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试点任务,归纳为“综合交通”为主的运输方式;“交通强国建设上海市试点任务要点”中的“打造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试点任务,归纳为“水路”为主的运输方式。
根据对三批试点任务的解构分析,从试点内容的运输方式分布来看:多种运输方式综合协同发展成为关注最多的领域,综合运输相关的试点内容占比接近50%。从单一运输方式来看,公路和水路交通的试点任务量较多,公路交通依然发挥主体作用,水路交通对于智慧港口、智慧航运以及新型载运工具的研发等内容关注较多。
图4按运输方式划分的试点内容分布情况
航空和铁路的试点内容专业性较强:航空多聚焦于建设航空枢纽以及发展航空物流,铁路更侧重于铁路工程建设和机车装备研发。
(五)从客货运的主要服务对象看,“货运服务”相对较多。
根据对三批试点任务的解构分析,按照每一项试点任务的核心要义,大体上划分为服务客运为主、服务货运为主以及共性服务为主等三种类型。例如,“交通强国建设湖北省试点任务要点”中的“现代内河航运建设”试点任务,归纳为“服务货运为主”;“交通强国建设江苏省试点任务要点”中的“多层次轨道网融合发展”试点任务,归纳为“服务客运为主”为主。
按照服务对象划分,强国试点内容的普适性服务任务最多,客货运试点任务安排也比较均衡。相对来看,服务货运相关的试点内容比客运略多一些,表明货运发展更受关注,尤其是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货运服务试点内容更多。此外,客运服务试点任务最多的交通方式为公路,而货运服务试点任务最多的交通方式为水运。
(六)从是否涉及城市交通领域看,“城市交通”受到重视。
按照每一项试点任务的核心要义,将其归纳为涉及城市交通或者不涉及城市交通领域。例如,“交通强国建设深圳市试点任务要点”中的“都市圈轨道交通和站城一体化发展”试点任务,归纳为“涉及城市交通”领域。
根据对三批试点任务的解构分析,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更关注“大交通”领域,占比超过82%。对于城市交通领域,部分强国试点内容也有所涉及,18%的试点与城市交通相关,其发展也得到了足够重视。
(七)从试点组织单位和试点实施单位类型看,试点组织实施更加精细化。
按照每一项试点任务的试点组织单位和试点实施单位的类型,划分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等类型,其中政府单位有又划分为部属单位、省级政府部门、地市级政府部门、县区级政府部门,企业分为铁路系统单位、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例如,“交通强国建设黑龙江省试点任务要点”中的“跨境物流体系建设”试点任务,试点实施单位为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归纳为“省级政府部门”“地方国有企业”“铁路系统单位”。
根据对三批试点任务的解构分析,从具体试点实施单位看,省级、地市级、县区级、部属单位等各类政府数量占试点单位的比例超过51%,企业占比也达到40%,尤其是各类国有企业在试点中发挥着具体推进实施的关键作用。
图5按照试点实施单位类型划分的强国试点内容分布情况
从分批次试点组织单位来看,第一批试点单位以省级政府部门为主,国有企业从第二批开始被纳入试点单位,且占有较大比重,第三批开始纳入部属单位作为试点单位,而且占有较大比重,科研院所及高校比例也迅速扩大,非国有企业也开始参与进来,试点单位类型愈发多元。
从各批次试点任务的平均任务数看,各单位平均任务数逐步减少,说明试点任务安排逐批专业化,试点任务逐批精细化。试点任务内容(含增补)最多的是江苏省,共有14项试点任务、54项具体试点内容。具体试点内容(含增补)最多的是浙江省,共有13项试点任务、56项具体试点内容。
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总体特征
整体上看,以试点工作为抓手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已经形成任务覆盖广泛、落实主体多元、关键领域突出、预期成果明确的良好局面,极大地调动了各方建设交通强国的积极性,有利于为全面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树立典范。三批次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呈现以下特征:
(一)“三个转变”发展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三批次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大多没有设置增长型的速度指标,而是特别注重发展质量和创新能力。新疆、青海、甘肃等交通基础设施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也更加强调当地特色的交旅融合发展、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更加强调人民满意度提升。“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制度体系创新”“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等相关试点内容数量在所有22类试点任务中分别排名第2、第3和第4位,合计共有221项,占具体试点内容数量的比重为24%。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等交通发展三大转变得到充分体现。
(二)以智能交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应用受到高度重视。
按照“交通强国建设9大任务”划分,“科技创新富有活力、智慧引领”相关试点内容共有197项,占比为22%,位列第二位。按照“4大任务领域”划分,“一流技术”相关试点内容共有275项,占比为31%,位列第一位。按照“22类试点任务”划分,“智能交通”“技术研发与装备升级”相关试点内容共有163项、66项,占比分别为18%和7%,分别位列第一位、第五位。此外,绝大多数试点组织单位均提出了“智能交通”相关试点任务,尤其是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更将智慧交通作为试点的重中之重,进行集中攻关和重点突破。公路交通智能化是“智能交通”最关注的专题方向,山东、四川、黑龙江、广西、浙江、贵州、招商局集团、雄安新区等多个试点组织单位均结合自身特点提出智慧高速、车路协同等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内容。
(三)多模式综合立体交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以推进综合运输大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枢纽建设为重点,各试点组织单位积极推动综合交通融合发展。按照各种运输方式划分,“综合交通”相关试点内容最多,达到425项,占比为47%。按照“22类试点任务”划分,“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和“综合交通一体化枢纽”相关试点内容共有125项,占比为14%,此外“跨区域综合运输大通道”也有20项试点内容,意在努力打造分工协作、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上海提出“协同推进世界级机场群与港口群建设”和“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能级”,云南提出“以昆明长水综合交通枢纽为载体,开展交通换乘中心(GTC)一体化设计”,新疆提出“完善新疆国际陆港体系”,四川提出“建设‘站城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中交集团提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多元化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新格局正在深入探索。
(四)治理现代化建设和制度改革创新成为热点任务。
现代化治理与一体化基础设施、高质量运输服务是高水平交通强国建设的三大热点任务。“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相关试点内容与“交通强国建设9大任务”的匹配度最高,并且主要以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为主,重点突出农村公路建管养、交通投融资制度、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跨区域协调机制、安全风险监管等领域制度体系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
(五)不同类型的试点实施主体侧重点各有不同。
三批试点任务的组织单位以政府部门、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但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试点实施单位关注点有所不同,整体呈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产学研协同推动试点建设的特征。从试点任务领域和类型看,各级政府部门更关注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管理制度创新、科技兴安等“一流管理”和“一流设施”领域,突出其建设和管理主体职能;与政府部门不同,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及高校都更多的聚焦“一流技术”领域,非国有企业聚焦现代物流等“一流服务”领域,凸显其面向社会和行业市场的着眼点。从客货运服务对象看,省级政府部门、地市级政府部门、部属单位的试点任务关于客运服务为主和货运服务为主的内容较为均衡,而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对货运服务更加关注。
四、推进和完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建议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根据国内外最新形势变化,按照《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建议在以下方面强化交通强国试点建设。
(一)进一步补充完善试点任务布局。
一是对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开放合作面向全球、互利共赢”和“人才队伍精良专业、创新奉献”两项建设任务的试点内容相对较少,按照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等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智能交通科技人才、交通职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试点内容,建议将有关重点国际航运企业、交通类职业院校纳入试点范围;二是加强“一流服务”领域的试点建设,尤其是客运为主的服务领域试点相对较少,非国有企业承担的客运为主的试点内容尚属空白,建议将代表性的交通客运服务为主的企业纳入试点范围;三是进一步加强“绿色交通”方面的试点任务,结合“双碳”政策要求,充实可持续交通发展的任务内容和预期目标。
(二)进一步优化试点建设组织模式。
现有试点组织单位大多以各级政府部门和中央企业为主,但是推进部分跨区域试点任务和跨部门制度创新时,存在行政区划和部门权限的制约。针对贯彻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建议进一步优化试点建设组织模式:一是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跨区域交通强国试点专项,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发展需求,筹划跨区域开展交通强国试点申报和建设;二是开展“重大科技创新”跨部门交通强国试点专项,结合《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围绕“四网”融合、站城一体、高铁快递、无人物流、交通产业融合发展以及以航空+高铁货物多式联运为代表的新模式创新成果应用,推进交通运输部门与旅游、自然资源、装备等其他行业部门以及交通运输行业具体主管部门之间联合开展试点。
(三)进一步发挥企业的优势和作用。
现有试点实施单位以政府部门、大型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为主,并且呈现越来越多元的特征。建议充分发挥企业在交通建设、运输服务和科技创新中的市场主体作用,将更多的市场主体纳入交通强国试点范围,加大相关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力度,鼓励更多类型的企业探索更多元的交通创新模式,推广应用试点各类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