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的职责是把社会‘管活’,把人心‘管暖’,这才是最高境界。”说这话的是杜昌来,现任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教导员。从警以来,他始终坚守赤子之心,脚踏实地干好工作,在平凡岗位上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努力做群众身边的自家人、心中的贴心人。因成绩突出,荣立过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中国好人”“全省最美基层民警”“全省十大爱民模范”“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等殊荣。
杜昌来(右)向贫困户赠送鸭苗
植根基层——创新模式获点赞
1983年,杜昌来参军入伍,服役于浙江省金华武警支队。从普通战士到基层连队干部,他时时处处模范带头、精益求精,练就了过硬的军事素质和专业技术,连续三年获得浙江武警总队考核第一名,被部队树为“技术标兵”。1998年,杜昌来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干过派出所民警、刑侦、禁毒等多个警种。2012年,他被组织上任命为和县公安局交管大队乌江中队中队长。
105省道乌江镇交叉口是该镇陈卜村村民进出的必经之处。前几年,交叉口多次发生交通事故,群众意见很大。杜昌来得知情况后,带领同事对事故多发路段逐个排查,在政府的支持下,规划了交通标线、停车位,安装了112盏夜间照明灯和20处减速带。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以该村为试点,建立“农村交管劝导站”,实行村民自治的新型交管模式,动员村民轮流当劝导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该路段再也没有发生过严重交通事故,“农村交管劝导站”这一创新模式得到了安徽省公安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乡村推广。
和县历阳镇第一小学毗邻和县城区主干道,在校师生2000多人,是和县城区交通管理的一个重点难点。2017年3月,杜昌来调任县交管大队教导员,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通过调研,杜昌来联合学校研究制定了护学岗工作方案。在上学高峰期送学车辆到达时,护学岗民警轮流将学生接下,待家长的车辆离开后,再将学生列队分批护送进学校。“一接二送三交”的护学新模式,使校园门前交通状况变得更加有序,家长接送更便捷,学生上学更安全。
作为大队主要负责人,近年来,杜昌来将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带领大队强化交管体制机制建设,严格路面秩序管理和人性化执法,推动交管“放管服”改革举措落实,有效打造了和谐平安交通,大队交通秩序管理、科技信息化应用、安全宣传、车驾管工作等多项考核位居全市前列。
情系乡村——竭忠尽智保民安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杜昌来,对乡村有着割不断的情愫。2014年,安徽省公安厅部署开展“一村一警”工作,时任乌江交警中队中队长的杜昌来立即报名,担任了辖区乌江镇百姓村的“包村民警”。
百姓村是一个有着21个自然村、3000余人的大村,村级道路错综复杂,交通事故多发。包村期间,杜昌来认真走访每一个自然村,仔细察看每一段村村通公路。百姓村村委会入口处有一个“T”形三岔路口,交通流量大,路两侧树木多,阻碍视线,曾发生过多起车辆碰擦事故。杜昌来了解情况后,及时与村干部实地勘查,设置了一块醒目的交通安全提示牌。后来,他又在辖区每个中队配备了链锯,要求巡查交警对辖区内主干道两侧遮挡视线的树枝杂草清障修剪,有效减少了因视线障碍引发的交通事故。
在包村工作中,杜昌来积极发扬“枫桥经验”,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开展创建“百姓村村警调解室”等基础性工作,走家串户聊生活、谈生产、找问题,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着力实现农村“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与此同时,他还联合责任区民警,建立了由村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参加的“治安微信群”,第一时间发布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到及时提醒、及时排除,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杜警官是个好人,是个热心人,村里百姓时常能见到他的身影,虽然他回县城工作了,但一有时间他都要回到曾经蹲点的村子和百姓拉家常,给百姓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村书记杨宜彪感慨地说道。
扶弱济困——大爱无疆显风采
“2012年12月20日那天,儿子出了车祸,一家人感觉天都塌了下来!”提起往事,乌江镇驻马村陈老汉的妻子已泣不成声。时任乌江交警中队指导员的杜昌来负责处理这起交通事故。尽管杜昌来竭尽全力对这个家庭施以援手,但陈老汉的儿子小陈祸不单行,患了鼻癌晚期,不久英年早逝。
小陈病逝后不久,妻子离家改嫁,留下了女儿小慧桥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面对这个残缺的家庭,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杜昌来心中升起。他积极奔走,为陈老汉一家办了特困低保。后来,他又出力出资,帮助解决孩子入托、上小学等困难,逢年过节还带着生活用品前去看望,暑假带着小慧桥出去游玩。每次见面,小慧桥一声声“警察爷爷”的呼唤,让杜昌来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欣慰。
善厚镇皂角村贫困户王来柱、纪中平都是因身体残疾致贫,但并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2017年以来,杜昌来成为他们脱贫帮扶的责任人。“帮扶就要帮出成效,扶贫就要脱贫摘帽。”杜昌来说到做到,他坚持“输血”“造血”齐头并进,自掏腰包为王来柱买来30只鸭苗,同时协调村干部让他承包村里的鱼塘,帮助王来柱发展水产养殖业。期间,他多次上门送饲料、送技术。鸭子长成后,杜昌来又帮助联系买家上门收购,让王来柱一次性增收1500多元。纪中平饲养的四头肥猪,也全部由杜昌来帮助联系出售,获利10000余元。后来,俩人均顺利脱贫,但杜昌来并没有中断与他们的联系,而是努力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生产效能和生活水平,做到脱贫不返贫。
生命宛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他所流经之处,总会给予他人以甘露,杜昌来就是这条奔流不息的长河多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执着前行,以一颗赤诚火热的心温暖了他人、照亮他人。
本文刊发于《道路交通管理》杂志2023年第1期
本版编辑:赵曼
校审:李秀菊 李佳芯
点击“订阅杂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