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枣庄市车管所在办理车辆报废业务时,发现非法中介武某以5500元价格伪造灭失证明,骗取注销登记。经查证,武某、皇某、褚某非法中介团伙伪造文书,获利32万余元,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近年来,随着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纵深推进,交管业务窗口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但个别地方公安交管业务窗口非法中介扰民、内外勾结谋取私利等问题仍然存在。为进一步深化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扎实推进交警队伍执法规范化建设,长效打击公安交管业务窗口非法中介扰民顽疾,整治内外勾结谋取私利等问题,山东公安交管部门自10月25日至今年年底,在全省开展公安交管业务窗口非法中介集中整治,全力净化为民服务环境,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部署营造高压严管态势
交管窗口非法中介违法行为,扰乱办公秩序,损害办事群众合法权益,影响公安交管部门形象和执法公信力,必须全力清除。山东各级公安交管部门专门制定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全省实际,研讨部署整治工作方向重点,强化多部门协调沟通机制,多措并举、高压严管,全力开展非法中介集中整治,维持良好工作秩序。
根据《全省公安交管业务窗口非法中介集中整治工作方案》要求,本次整治范围包括全省各级车辆管理所、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机动车检验机构、交通违法处理窗口。重点整治上述场所周边、院内以及服务大厅、服务窗口非法中介人员追逐拦截群众及车辆、编造谎言欺骗群众、组织买分卖分、伪造或者使用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和票据等行为,严厉查处内外勾结违规办理业务、违规收费等行为,集中查处一批非法中介机构和人员,形成严管严查态势。全省各市设置公开举报电话,强化社会监督,同时每月至少开展2次打击非法中介统一行动,严打严查非法中介违法行为。
强措施聚焦重点场所突出问题
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聚焦“四类重点场所”突出问题,坚持标本兼治,靶向推进,坚决清除非法中介顽瘴痼疾,有力遏制违法违纪问题发生。打击非法中介行为。联合治安、刑侦、网安、法制、派出所等警种,会同商务、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对短视频中非法中介广告、车管所周边门头房违规广告进行集中打击清理,同时严厉打击非法中介人员追逐拦截群众及车辆、扰乱机动车登记秩序、编造谎言欺骗群众、组织买分卖分、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
规范办公办事场所秩序。严格落实业务大厅值日警官制度,严格值日警官对非法中介巡查监管责任,加强对登记服务站的监督管理责任,强化对重点窗口人员监管,严禁非法中介进入办公场所扰民,维护良好办事秩序。严格落实“人证一致”要求,全面应用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严防非法中介浑水摸鱼、欺骗群众。
全面优化服务流程。推广应用交管“12123”APP,引导群众交管业务“网上办、掌上办”。统一业务大厅标志标识和各功能区域设置,落实一窗办、延时办、一次性告知,提高服务效能。落实警务公开,简化办事流程,推行预约检验、智能导办,通过科技手段减少非法中介活动空间,规避非法中介蒙蔽风险。开展异常数据核查。对车管所、登记服务站等业务大厅和窗口实现音视频监管,专人动态巡查,进行代理人员异常数据核查预警,找准薄弱环节、重点隐患,精准查处打击。日前,潍坊市县两级车管部门对同一机动车转移转让登记5次以上的机动车业务数据进行了专项分析,发现涉及15辆车,129笔业务,遂对存在非法中介嫌疑的4家登记服务站作出停业整顿处理。
强宣传挤压非法中介生存空间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一群‘妖怪’,就是我们俗称的‘黄牛’或‘黄牛党’,比如‘车虫子’‘车托儿’......”近日,济南车管所在微信公众号制作推出的“黄牛哪里跑?请吃俺老猴一棒”打击非法中介小视频深受群众欢迎,点击量极高,为集中整治营造了浓厚氛围。
为扩大非法中介集中整治的社会影响力,各地纷纷创新宣传举措,聚焦宣传矩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制作推出宣传视频,在车管所、交通违法处理大厅窗口及登记服务站、检验机构、考场等场所,通过条幅、海报、音视频播报等多种形式,向办事群众宣传非法中介的危害性和打击“非法中介”的重要性,解读办理车驾管业务的各种途径,引导群众拒绝非法中介代办,并定期通过电视、广播电台、网络、微信等媒介集中曝光非法中介欺骗群众典型案例,帮助社会群众了解“黄牛”真面目。同时,各地通过成立访查中心、研发建立回访移动云平台和数据分析平台、对车驾管业务进行全面访查,协调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为群众提供免费公交摆渡服务、解决办事群众交通不便问题等,助力提高打击精准性,压缩非法中介生存空间。
集中整治开展1个多月以来,全省共开展统一行动46次,行政警告、罚款138人,行政拘留15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7人,教育、驱离非法中介嫌疑人员629人,警告、取缔商家摊位188处,停业整顿检验机构12家,停业整顿登记服务站8家,注销违规短视频账号25个,取缔违规广告622处,业务回访7800余次,业务抽查2.3万余次,窗口单位服务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网/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的作品(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10-6715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