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宁波机场路与云飞路口,增加了一条用于工程车降速的渠化隔离带,隔离带的半圆上设置两面45度角的高杆凸面镜,在该路口,右转弯的工程车都会主动降低车速,按照标线所示顺序行进,有效消除了道路安全隐患,提升了道路交通事故防控水平。这正是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江北大队洪塘中队为破解工程车右转弯盲区难题而推出的新举措之一。
同时,就工程车右转弯造成交通事故问题,宁波交警推行工程车“两定一让”的管理举措,即指定线路、车道行驶,右转弯必须先停车观察,确保安全后方可通行,并统一在宁波行驶工程车的驾驶室、车尾张贴提醒标识,对事故易多发路口进行渠化改造,实施电子警察抓拍、行车轨迹倒查。如今工程车“右转弯让行”遵守率已达99%以上。
在宁波推行“七个一律”机制,对违反“两定一让”、“五必五须”等规定的,一律停用停办通行证;车辆状况、装置等未达标的,一律不予办理通行证;违法逾期未处理上路的,一律扣留车辆;发生亡人交通事故的,一律对企业开展深度调查并严肃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将驾驶人、车辆、企业牢牢捆绑,通过刚性举措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一起亡人交通事故,往往会给一个家庭甚至是数个家庭带来毁灭性灾难。如何“防重大、控较大、减总量”?宁波交警在全面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行动的同时,也在道路安全整治、推行管理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全力做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
“今年,我们花大力气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坚持预防为主、抓本治源,以近年来发生过亡人交通事故以及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点段为重点,通过回头溯源,全面排查治理道路基础设施、安全设施以及道路环境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切实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水平。”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宁波镇海,九龙湖大道与宁镇公路是两条串连起镇海全境的交通大动脉,交通繁忙、隔离带开口多,交通设施不完善,交通事故经常发生。为打好重点道路安全隐患综合治理攻坚战,镇海成立由区道安办牵头,公安交警、建交局、属地政府、工程设计单位等参与的专班,明确整改措施和责任单位,先后投入资金550万元,增设中央隔离护栏6000米,货车内轮差右转防护设施14处,改造路口非机动车、行人二次过街设施8处、安装交通信号2处,提升照明设施15处,消除绿化视线遮挡30余处。通过工程改造、道路隐患治理和精细化交通安全宣教,昔日的宁镇公路和九龙湖大道焕然一新,2021年,两条重点道路亡人事故同比下降90%。
宁波市、县两级建立了由市长、区(县)长任组长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协调小组,涵盖公安、交通、住建、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教育和应急等12家职能部门,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专项治理事故多发点段。重点推进公路隧道、临水临崖、路侧开口、平交口、穿镇穿村及农村公路交通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并对所有排查出来的道路隐患实行对账销号,限期治理,确保形成治理闭环,累计排除上万个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点。针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实行省、市、县三级挂牌治理,去年,41处挂牌路段均完成治理验收;针对20处近年以来发生过亡人事故的平交路口、穿村过镇及临水临崖路段,全部落实“三必上”“五必上”措施;针对部分事故多发的乡镇(街道),制定实施交通安全“四色预警”机制。
与此同时,宁波交警在全国率先将“骑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纳入地方性法规,使全市城市道路、公路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头盔佩戴率分别达到了95%、90%以上。在全国首创的交通标志“注意老人”正式“上线”,在努力提升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积极为老年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除了加强对重点车辆管控、重点人员关注,宁波交警还创新建立了市、县两级道路交通事故伤者分级预警和救援机制,开展警医联动,成立道路交通事故危重伤员救治组,负责急危重症伤员的会诊和抢救指导工作。
同时,宁波交警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严监管、强整治、优教育,全力治理道路安全之“痛”。针对“马路杀手”超载车辆,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坚持路面严查和科技辅助并举,会同宁波市交通运输部门建立公路“百吨王”监测数据共享,并由公安交警市、县两级情报中心精准研判打击。推动建立宁波全市工程车通行智能化管理模式,加快推进全市货车新版通行证管理系统,推动工程车“一车一码”评估系统上线……这些做法,确保工程车通行从申领、到评估,再到上路通行,全程都是服务数字化、管控智能化,形成了一套“管、防、整、治”的高效工作机制。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网/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的作品(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10-6715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