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正推动世界经历变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通生态系统对疫情危机均做出了不同回应。欧美两个世界主要市场在应对疫情危机和处理负面趋势方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
公共交通投资
新冠肺炎疫情无疑向政府决策者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城市布局以及城市交通方式的契机。在欧洲,虽然疫情导致了公共交通使用率大幅下跌,但预计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因为欧洲的公共交通网络无所不及,随着人们恢复通勤和旅行,公共交通的客流量将会逐渐回升。另外,欧洲公共交通有政府部门融资机制托底,可以保障其长期可持续运营。
同样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美国公共交通使用率也急剧下降,但其下降趋势始于10年前。疫情只是使公共交通在美国出行结构中的地位变得更加边缘化。再加上美国存在排斥政府和城市化的现象,可以预见公共交通投资不足的现象至少在短期内还会持续。
对初创企业的风险投资
过去几年里,欧洲市场向共享出行初创企业投入的资金呈上升趋势,这类企业的融资也一轮大过一轮。欧洲共享出行企业采用了较为保守的积累式发展模式,在整个欧洲板块实现逐步增长、扩张和规模化运营。不论是电动踏板车、共享单车、电动摩托车还是共享汽车企业,都向着精细贴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努力。
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交通类初创企业一直过分依赖风险投资。可以说,风险投资就是这些企业赖以生存的命脉。因此市场出现一点风吹草动,对于它们来说都是生死考验。新冠肺炎疫情所引发的危机,导致很多企业沉没其中。最近,电动踏板车企业Lime由于得到了来自优步(Uber)的一笔融资,才避免彻底崩溃走向破产。
劳动力身份
共享出行企业的工作者究竟属于全职员工还是合同工的问题,过去几年里一直备受关注。令人意外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欧洲不少初创企业顶住压力没有大幅裁员。例如,爱沙尼亚网约车公司Bolt虽然销售额下滑75%,但仍坚守着不放弃任何一名员工的承诺。
美国的交通企业中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几乎所有主要企业在过去两个月里都进行了大幅裁员,包括优步、来福车、Lime等。有些企业甚至通过禁用办公电脑的方式强迫员工离职。
公-私合作
疫情危机中,欧洲交通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合作趋势向好。行业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欧洲最大共享电动踏板车企业Voi积极向北欧诸国政府寻求运营许可;总部位于柏林的踏板车企业Tier也用类似的方式和政府建立起了特别的合作模式,并鼓励其用户多利用公共交通出行。
但美国交通服务企业没有积极争取运营许可,而将更多精力放在向本地和欧洲等市场寻求“谅解”上。这种轻视与公共部门关系的策略在经济重启后将是不可持续的,可能导致企业更容易走向失败。
个人出行模式
近几周以来,随着欧洲各国政府逐渐放开出行限制,欧洲街道上和公路上的私家车数量明显增多,还有不少人选择步行和汽车出行。目前米兰、布鲁塞尔、伦敦、巴塞罗那、柏林等等城市也出台了类似计划。欧洲城市正重新恢复活力。
在美国,疫情以来,以私家车为代表的个人出行工具使用率加速攀升,但其他交通出行模式并没有增长,人们整体上呈现出对城市和人群密集地区的排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纽约城人口呈向外疏散的趋势,推测是因为市民害怕乘坐共享交通工具以及使用城市公共设施。反城市主义作为美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已经延续了几个世纪,在疫情期间更加凸显,且在后疫情时代也将继续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