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互高速公路。资料照片
从过去“在那遥远的地方”,到如今“说走就走的旅行”打卡地,心怀“国之大者”生态使命的青海,在织就交通网、畅通幸福路中,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进程。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交通事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综合交通网络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不断提升——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青海省开展交旅融合发展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批复我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对试点任务要点列出清单。
启航新征程——成为“试点”,青海交通,底气从何而来?
过去: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2000年底,青海公路交通总里程仅有1.8万公里,没有一条高速路,一级公路只有18公里。
“十三五”末,青海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5131公里,高速公路(含一级公路)达到4069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达到13104公里。
高速公路从无到有。
接着,建成我国第一条全盐渍土地区高速公路——察尔汗至格尔木高速公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使用“布袋桩”施工法,书写了一则在全盐渍土地区建设高速公路的传奇……
打造最美生态路——扎碾公路。在工程建设中,践行放弃局部公路较高技术标准,牺牲部分经济指标,也绝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建设理念,真正实现了路与自然和谐共处,打造出了富有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景观旅游价值的最美生态路。
昔日“野云万里无城郭”的戈壁瀚海、雪域高原,因便利的交通,建起了一座座车水马龙的新城;“大美青海”山川秀丽的东部农业区,因农村公路网的畅通,架起了乡村振兴的桥梁。
足以印证,青海交通实力到底有多厉害!
在青海高原大地上,除河湟谷地外,几乎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雪山、草原、戈壁、荒漠,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形成了极具高原特色的地域环境,相当一部分地区被生物学家称之为“生命禁区”,生态保护意义重大。除此之外,青海也集中了西部地区、高原地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等所有的困难和特征,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财力十分有限。
青海交通的担子何等艰巨,交通事业的发展何等艰难!
就是在这样的艰巨和艰难面前“逞英雄”,青海交通,刷新着一个又一个历史记录,描绘出一幅又一幅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
现在:实现从“走得了”到“走得好”
眼下,正是我省施工建设的黄金期。记者在西宁至互助一级公路扩能改造项目二期工程现场放眼望去,宽阔平整的路面向前无尽延伸,工人正在紧张地施工作业。
道路两边都种植上了郁郁葱葱的树木。“我们将‘生态优先、绿色建设’的‘绿色公路’理念贯穿其中,注重建设施工阶段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新能源的应用。”项目相关负责人李国全说。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二期工程施工期间,当地群众已经从高速公路建设中享受到了实惠。有些村民除了到工地上务工外,一些村子还新添了相应的基础设施。
李国全在施工现场指着其中一座车行桥式通道说:“以前这里没有路,不仅生产不便,孩子们上学也得绕着山路走,车来车往很不安全。如今,这里修了一座车行互通桥,农民蔬菜运输、孩子上学都很方便了。”
为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借助互助土族自治县旅游优势,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了“交通+旅游”模式,在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通过设置临时路线等方式与沿线旅游资源相衔接,实现与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等的公路联通。
10月1日,当西宁至互助一级公路扩能改造项目一期建成通车,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的个体工商户巢世恒甭提有多高兴了,原来,得益于交通便利,他与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开办起了农家院。“现在新修的路又宽又平,来游玩的人肯定会更多,我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
美好的未来就在眼前,这条路将织密青海东部高速公路网,形成新的青甘省际大通道和旅游大环线。
交通,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关键因素。比如高速路网的延伸完善等,更重要的还体现在民生保障上。
那么,随着交通飞速发展,群众的生活有何变化?
吃上“旅游饭”,村子人气旺——一湾黄河村前过,水泥路通到家门口。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德吉村村民尖措在村里带头办起农家乐,“加上孩儿她爸打零工的收入,一年下来应该有个七八万元。”尖措热情地对记者说。
依托依山傍水的独特优势,德吉村开发水上游乐、露天沙滩、垂钓等项目,夏日里,自驾游客络绎不绝,村民日子大变样。
企业引进来,青货走出去——“柏油路能铺到家门口,这是我们多少年来都渴望的事,现在好了,我们的牛羊、草料还有洋芋都能及时运出去了,运输费用也比没修路之前省了不少,路修好了,大家伙儿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也更足了。”平安区石灰窑回族乡处处尔沟村村民马文龙激动地说:“道路通,百姓富!”
一条条公路串连,一座座桥梁架起,一条条隧道贯通我们看到,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让旅游人气更旺、特色产业更丰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
未来:“试点”勾勒蓝图,青海交通再发力
乘飞机、搭高铁、自驾行……“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964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09亿元。一个流动的青海,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
“十四五”开局之年,交通领域投资建设力度不减——全省计划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今年前5个月,累计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54.77亿元,同比增长25.03%;
一个个项目高效推进,擂响了我省加快实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战鼓——
组织开展2021年省厅重点公路项目的综合督查,全力推进续建项目建设;S308线大角满(青甘界)至瓜什则公路改建工程、G338线克图至门源公路工程等项目力争年内建成通车;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支持乡镇通三级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建设。继续推进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推动农村牧区交通与现代农牧业、乡村旅游、特色资源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一系列战略规划,勾勒出未来我省交通发展的壮阔蓝图——
持续构建“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通畅、省际联通”的路网体系,加快形成“能力充分、服务优质、衔接顺畅、公平共享、安全绿色”的交通运输网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将继续发挥先行引领和服务保障作用。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新时代的交通运输行业正在由以工程建设为主向注重管理服务转变、从以规模速度为主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正在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青海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引领性、基础性、服务性地位更加突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更加明显,健康持续发展的态势更加向好,青海交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善作善成,还需久久发力。不可否认,目前青海交通并非绝对完美,但路在脚下,未来就不会太远。
新征程已经开启,我们期待青海交通更多“惊喜”的出现。(王颖董洁)
原标题:《青海交通成为“试点”,底气从何而来?》